企业新闻

News Center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央厨房”背后的智慧健康养老新探索


 



昨天是重阳节,杭州首个养老助餐中央厨房——祥符街道中央厨房在阮家桥社区“阳光老人家”正式投运。上午11点,许多老人就赶来凑热闹。正如其名,亮眼的黄色调为主的建筑,精心设计的标识,让人很容易就找得到。

据了解,祥符街道老年人口近1.3万,占全街道户籍总人口的13.4%。祥符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红岗介绍,近年来,街道整合社区资源,有序推进“阳光老人家”体系建设,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模式。

全市首个助餐中央厨房

这个新投运的中央厨房,位于阮家桥社区丰登街218号,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走进去,窗明几净,原木色桌椅搭配得清清爽爽。

中央厨房设备一应俱全,并设有原材料加工间、烹饪间、餐具洗消间、凉菜间、面点间、食品化验室、食品留样间、食品打包间、米面粮油库、干货调料库、冷库、营养师工作室等12个库室。“与社区食堂不同的是,中央厨房由街道统筹,跨社区配送,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祥符街道民政负责人唐诗政表示。

据介绍,中央厨房目前覆盖祥符街道阮家桥、勤丰、庆隆、蓝孔雀等南片社区。如何确保管理规范,让老人吃得安心?为此,街道引进了“瑞莱克斯大酒店”这一本土品牌来运营管理。

负责中央厨房运营的负责人金辉说,中央厨房实行统一采购食材、统一烹饪制作、统一营养膳食、统一安全检测、统一物流配送的“五统一”方式,在征询老人们意见前提下,每周制定不同菜谱,每餐菜品数量在15个以上,荤素按4∶6比例搭配,并且每餐会同步推出流食类,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同时,就餐实行“智慧餐台”结算,与杭州市民卡对接可享受优惠折扣,老人在第一次使用市民卡并建档信息后,往后来就餐刷脸就能结账,结算支付更便捷。

通过专用的配送车,中央厨房将“老年餐”高效送达周边社区,最多不超过15分钟,就能把饭菜送到社区助餐点。“你看,这饭菜都还热得烫手呢!”蓝孔雀社区的张阿姨端着饭菜,非常满意,“就跟自家烧的一样,新鲜出锅的,非常美味。”

中央厨房不但让老人吃得健康,也减少了流通环节,有效降低了菜品价格。据介绍,中央厨房每日均推出限量品类的荤、素特价菜,荤菜6元,素菜2元,荤素搭配老人膳食。行动不便的失能、特困老人,通过在社区登记,还能享受到送餐上门的服务。

“设立中央厨房,就是要打通老人就餐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唐诗政说,“吃饭”是不少空巢老人生活中的大难题,买菜烧菜不方便,买快餐价格高,想要吃得放心、吃得实惠又方便,反倒成了他们的奢望。之前,部分社区也通过自有厨房为就餐老人提供服务,还有一些选择了与餐饮企业合作,但因订单数量有限,很难形成价格优势,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街道提出建设“中央厨房”,由专业餐饮企业统一配餐送餐,让区域老人吃上健康餐食,也是完善区域养老产业链条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一步,祥符街道还将重点打造若干个社区助餐点,由中央厨房为周边区域助餐点提供统一配送服务,老年人在助餐点集中用餐或由工作人员送餐上门。

没有围墙的社区“养老院”

丰登街往东,与之相隔约1公里的庆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中央厨房在庆隆社区的助餐点。每天10点半,中央厨房的15-20个菜品会准时送到服务中心一楼,只要是庆隆社区的老人,都可以到中心来就餐,还能享受不同年龄段的折扣。

“在以前,中央厨房的饭菜也是通过第三方平台配送的,但由于那家餐饮店只配送我们一个社区,成本比较高,所以每天提供给老人的菜品只有固定的三个菜。现在,街道的很多助餐点统一由中央厨房配送,厨房成本缩减,菜品增加,老人吃饭的选择余地也更大了。”中心负责人、杭州康久医疗养老事业部副总经理冯伟琴介绍。

当然,助餐只是庆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功能小分支。它的整套功能体系,正如这座连廊型的建筑名字所言——阳光老人家。2100多平方米的双层建筑内,健康小屋、书画工作室、海洋亲子乐园、音舞室、中医门诊部、托养区、康复训练区、观影区、助浴室、便民洗衣房等20多个功能空间,都让社区老人感受到浓浓的家的味道。

家住庆隆苑小区的吴军红刚从助餐区打饭出来,65岁的她穿着一件红色毛衣搭黑色长裙,中发带卷,脸上还化了个精致的小妆,看起来神采奕奕。不过她坦言,一年前她可没空这么收拾自己。原来,她的老伴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卧床10年了。以前一直住在医院,吴军红就得医院、家里两头跑,自己身体也吃不消。自庆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张后,她就把老伴搬到了这里托养。“就在家门口,照顾起来方便!而且费用也和医院差不多。”据了解,该中心共设有27个床位,居民可自行选择日托或全托方式,也可以选择双人间或者套房。只要是庆隆社区的居民,均能享受床位费6折的优惠。

中午11点多,位于中心一楼音舞室的葫芦丝课也下课了。“学生”张虹一边收拾学习用具,一边和其他“同学”说笑,她们都是庆隆苑小区的老人,此前互不认识,通过这课堂成为了好朋友。“我在这里上了一年啦,能吹10多首曲子了,我还报了舞蹈班,社区的很多活动我都上台表演过呢!”张虹开心地说。“230元15节课,每节课2个小时,划算!重要的是老师非常负责。”为了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中心特设浙江老年教育学院庆隆校区,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不同的学习课程,除了葫芦丝和舞蹈,还有手工、声乐、中国画、越剧、智能手机直播等。“若不是还要照顾小孩,我真想把这些课都报了。”55岁的孔丽英说。一旁的何正红阿姨忍不住插嘴说:“希望今后每个社区都有这样的场所,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好消息是,在祥符街道,何正红阿姨的愿望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今年11月底,祥符街道的17个社区中,除正在拆迁的,其余14个社区都将建成阳光老人家并开放。届时,越来越多的老人将走出家门,拥抱大家庭,沐浴快乐幸福的夕阳红。

充满“祥符智慧”的养老服务体系

打造“中央厨房”,引进“智慧餐桌”,运用一体机智能结算,实现了居家养老就餐服务的专业化。

作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街道(乡镇),祥符街道近年来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从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有利于结合社区需求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实施“互联网+养老”工作。

祥符街道现建成的14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均按照区阳光老人家“1234+x”的建设要求,设一平台(阳光大管家平台)、两厅堂(阳光客厅、阳光食堂)、三中心(阳光休养中心、阳光乐养中心、阳光健养中心),引入“阳光好管家、阳光好小二、阳光好帮手、阳光好大夫”四支队伍资源,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娱乐、康复护理、日间照料、家庭支持、心理疏导、辅具租赁、助餐助浴等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水平,祥符街道还结合辖区老人需求、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整合资源,努力打造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品牌。

比如,老年人建档后,进入阳光老人家,即可实时识别老年人信息,统计站点人流量,可以实时了解到每个“阳光老人家”站点的运行情况。老年人到阳光老人家来,打卡就有积分存入“时间银行”,在站点消费购买服务也有积分,积分到后面可以兑换实物,也可以兑换服务。

在“阳光老人家”内设立的健康小屋,着重做好老年人慢性病建档、预防、巡诊和干预工作,实现老年人站点问诊、居家问诊、健康体检、智慧居家和慢性病管理,并进行大数据管理实时更新,对有风险的进行提前预警进行干预,问诊过程实时读取,简化问诊过程。老年人无需为小病小痛跑医院,大大节省了医疗成本和时间。阳光好管家还以远程管理为辅助手段,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和健康管理进行有机整合,具备老年人远程健康监护、一键报警、LBS定位、服务预约等功能。

“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来自政府、社会、企业、机构及个人的共同认知和努力。”祥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聚力提升全域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全域老人健康档案,推出更多个性化养老服务,同时,建立多维度满意度评价体系,针对第三方管理开展各项评估满意度打分,良性促进比赶超氛围,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居家养老的这个“家”字,不单是一个场所的概念,更是一种情感的氛围。从“中央厨房”为代表的硬件设备和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的背后,看到的是人情的温暖。祥符街道不仅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还特别照顾了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养老又懂老,将推动养老事业更好地进行下去。